亚洲第一综合网址网址第14集剧情介绍
大堂之上,符昭寿称自己行善反被人打,将五花大绑的葛霸带上堂来。赵光义知道这个妻兄是个祸事精,但听了葛霸述说事情结过。从他言语之中,赵光义发现葛霸是个可造之才,只需时日调教,日后必可助自己成就大事。于是,赵光义故意将葛霸押入大牢,并派贾琰到破庙寻找葛霸老母。葛霸在大牢里仍大骂不止。贾琰假装牢头,以受朋友之托告诉葛霸其母亲已过世,并有朋友代为下葬。葛霸痛哭,大喊着要为母亲报仇。贾琰便拿出本拳谱,让他在牢中好好练习,等有朝一日出狱,再为母亲报仇。葛霸闻言感激贾琰及其朋友相助,称出狱后愿为那位朋友赴汤蹈火。贾琰让赵光义向皇帝建议发展商业,对于一向重农的赵匡胤出此国策有一定风险。但赵光义仍在勤政殿谈及此事,没想到赵匡胤早有此想法,要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,让一直被世人鄙视的商人地位提升,加强物流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桑。因赵匡胤的大力支持,曾在唐朝时出现的飞钱重现,为通商提供了便利,对后世影响重大,最早的纸币角子也在三十年后诞生。赵匡胤带着赵光义和赵普等人微服私访。路上赵普奏请重修皇家陵寝,让先帝与太后合葬。赵匡胤允之,并让赵普负责。路过畅春楼,恰见雷德镶出来。赵普忙向皇帝禀报。赵光义见势不妙,赶忙建议由
崇元殿内,赵匡胤想听听赵光义对宰相人选的想法。赵光义先试探推荐赵普和刘温叟同入相,赵匡胤却认为刘温叟过于刚正,只适合管理御使台。赵光义就进一步提出吕余庆与沈义伦,但赵匡胤觉得这两人与赵普多有不和,可能耽误国事,最终只任命赵普一人为相。政事堂内,赵普高举皇帝敕令,自认为大宋开国后第一位真正宰相,从此正式主持政事堂,态度极为傲慢。这份敕令正是由赵光义代皇帝签署,一是让赵普明白谁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高,二是希望赵普有所收敛,日后有需要出面作证杜太后遗诏时,不得不权衡轻重。同时为了能拉拢赵普,赵光义还命姚恕送去秦代玉雕。没想到赵普收下玉雕,没说几句话就下了送客令。赵普不仅没有感激,反而想以此作为赵光义贿赂大臣的证物。现在的赵普已经手揽大权,他还想集财政军三权于一手,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赵光义府里,贾琰认为赵普如此嚣张,必会得罪同僚,等他失误时,即可将他推下相位。赵普新官上任三把火,在大殿上奏报各地官员上折情况自相矛盾,请皇帝派钦差赴各地查看实情。赵匡胤便派参知政事吕余庆赴各地查看春播情况。一路上,吕余庆查得很多农民无地,只能租地受官吏富绅盘剥。这些官吏富绅还强抢无主田地,并少报亩数以少缴田
赵匡胤已不再相信程德玄,找与其一同查看过如夫人的洪太医询问。开封府衙内,卢多逊认为皇帝已对如夫人之死起了疑心,此时应让程德玄施非常手段,然后宣称皇帝暴毙,再由赵普宣布太后遗诏,大事可成。光义仍犹豫不定,卢多逊、贾琰、楚昭辅在一旁力劝。赵匡胤在忙于商议北汉战事时,仍不忘叮嘱太医为身体不适的徐蕊诊治。徐蕊为赵匡胤的真诚感动,当夜到勤政殿中主动奏请侍寝。赵匡胤应允。迩芙殿中,圣人华洋得到皇帝口谕,知有徐蕊倍伴皇帝,脸上虽是为皇帝高兴,心里却是悲苦。几日后,徐蕊盛装与皇帝举行合鸾之礼,却收到书信,信中称孟昶与小蝶皆为赵光义毒杀。徐蕊心中一凛,烧毁了书信。待赵匡胤到福宁宫后,徐蕊跪地以匕首抵颈求赵匡胤诛杀赵光义。此时她并不是要为孟昶报仇,而是担心赵匡胤顾及兄弟之情,赵光义却未必如此。如若纵容赵光义,必会威胁皇帝性命,危害大宋江山社稷,诛杀赵光义是大义灭亲之举。见赵匡胤仍下不了决心,徐蕊横刀自刎以死相谏。前来闹洞房的华洋和京娘看到徐蕊横卧地上,吓得不敢出声。王继恩迅速将徐蕊之死禀告了赵光义。当夜开封府衙内,赵光义担心徐蕊是因孟昶之死才以死相逼,怕皇帝在悲伤之际迁怒于自己。一旦皇帝从孟昶和小蝶之死中
江南国主李煜收到蜀国孟昶送来的书信,翰林学士徐铉也收到侄女徐蕊的书信,都是希望两国联手对抗大宋。徐铉却认为应与大宋交好,只宰相李景达一再劝说国主李煜联蜀。李煜恼怒蜀国多次蚕食国土,不愿与昏庸无能的孟昶为伍,将蜀国书信撕毁。枢密相李崇矩奉命派出细作打探成都情况,成绩卓越,得赵匡胤赞赏。宰相赵普仍认为蜀国与京城千里之遥,江南国却是隔江相望,舍近而求远,不是兵家之道。一旁的吕余庆称已得蜀国情报,不可半途而废。赵匡胤打断二人争执,下令先攻蜀。蜀国检工赵彦韬知孟昶无道,在护送大臣孙遇赴北汉国送密信时,半途毒晕孙遇,投奔已在大宋任知府的楚昭辅。楚昭辅忙将赵彦韬及密信、孙遇送往京城。赵普和李崇矩还在为当天吕余庆无礼愤愤不平,要想办法将其外调。此时赵彦韬携楚昭辅书信拜见,赵普不敢耽搁将密信上呈皇帝。赵匡胤看了密信后大喜,这正为出兵伐蜀提供了最佳的理由。赵匡胤伐蜀,为防腹背受敌,决定拉笼江南国主李煜。早朝时,赵匡胤接见两名江南国叛臣御吏中丞杜著、彭州县令薛良。赵匡胤认为杜著身为御史,辜负国主信任,命人推出斩首。薛良则被发配。随后沈义伦奉皇命出使江南国,送上杜著人头,并愿提供粮食赈济江南水灾,还送回以往战
符彦卿进宫便看到女儿符蓉,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。落座后,符彦卿只是和太后聊及旧事,并未说封王之事。他担心由自己提出封王,会让赵匡胤对光义起疑,后果不堪设想。回到府中,赵光义也认为岳丈有理,毕竟宦海难测。见女婿面有失望之色,符彦卿说出另一个人可提此事,国舅爷杜审肇。此人胸无点墨,举止粗俗,且毫无城府。符蓉忙进宫,邀请这位国舅爷下榻外甥家。杜审肇本想住在宫中,但碍于宫中规矩,只能答应。随后国舅爷来见赵匡胤,竟站立不拜。赵匡胤知道舅舅秉性,不与他计较。赐座后,杜审肇居然开口讨要官职,让赵匡胤哭笑不得。打发国舅离开后,赵匡胤向赵普问计。赵普看出赵匡胤的意思,便以汉朝吕太后擅用娘家人为官,最终至家门受诛的历史,进谏不可为之。但赵匡胤自己不好开口,就找到母亲。杜太后也认为此事不妥,答应亲自向弟弟说明。杜审肇到了光义府上,赵光义和符蓉甚是热情,刚坐下就有人来宣杜审肇入宫。一入宫,杜审肇就看到姐姐面色阴沉。杜太后斥责他自不量力,不许他再要官。说到气头上,杜太后连连咳嗽。国舅爷气哼哼的回到赵府,赵光义给了他五千贯钱才让他平息怒气。符蓉趁机挑拨,说赵匡胤不顾光义,至今不封王。如果有了王爷之位,就能拿出更多钱